诉讼,是指一个案件的发展过程。 又特指法院主持下按照法定程序审理案件的过程。日常法律纠纷,双方无法协商和平解决时,只有采取诉讼打官司,这就需要对诉讼法有所了解。诉讼法,典型的法律程序法。我国诉讼法主要包括有《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另外,诉讼法部门还包括《仲裁法》、《监狱法》以及《律师法》等等。诉讼过程复杂,涉及到很多法律程序,法律援助小编建议您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来源:(民事执行的程序http://s.yingle.com/l/ss/763107.html)
导读:民事执行是指当债务人拒不履行生效执行名义确定的民事义务,人民法院运用国家公权力,依法采取民事执行措施,迫使债务人履行义务,实现债权人权利的法律活动。下面由
赢了网的小编为您介绍民事执行的一般程序,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民事执行既是实现私权的一种法律活动,也是一种法律程序或法律制度。
1、以有民事执行名义为前提
裁判机关或其他机关确定的实体上的民事权利是实施民事执行的前提和基础。在执行程序开始前,权利人必须出示裁判机关或其他机关制作的、确定实体民事权利的法律文书,即民事执行名义是执行机关实施民事执行的依据;没有民事执行名义,执行机关不得采取民事执行行为。此外,如果执行名义的内容不明确,无法确定执行目标,执行机关也不能采取执行行为,而应由债权人重新依其实体请求权取得执行名义。
2、以债务人不履行义务为条件
民事执行是执行机关以国家公权力为后盾强制债务人履行义务的一种法律程序,债权人之所以请求执行机关实施民事执行,是因为倔务人拒绝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使自己的权利实现遭遇阳碍。如果债务人自觉履行义务,就无需执行机关采取强制性的措施。
3、应由债权人提出申请才能启动
民事执行是一种实现私权的法律程序,私权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当事人具有处分权,即权利人既可以要求义务人履行义务,以实现自己的权利,也可以免于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放弃自己的实体权利。所以,执行程序的发动一般必须经债权人的申请,没有债权人的申请,执行机关不得主动采取民事执行行为。执行程序开始以后,债权人撤回申请的,执行机关应立即停止采取执行措施,结束执行程序,而不能以债务人尚未完全履行义务为由继续执行。
4、只能由人民法院实施
民事执行是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活动,只有经国家明确授权的机关才能行使民事执行权,实施民事执行行为,采取民事执行措施,强制债务人履行一定的义务。在我国,有权实施民事执行的机关是人民法院,除此之外的任何机关、单位或个人都不得实施民事执行。